基孔肯雅病毒如何传播?******
核心传播模式:“人→蚊→人”
•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主要传播:伊蚊叮咬
•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时,可使被叮咬者感染。
少数传播:血液传播
•若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入感染者血液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
极少数传播: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宫内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
大公报记者刘凝哲整理
专家建议/康复后3个月内勿长跑爬山 免关节受损******
图: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护士为患者整理床铺蚊帐。/新华社
据央视新闻报道,基孔肯雅热症状为发热、皮疹、关节痛。3到5天发烧和皮疹基本都会消失,关节疼痛是基孔肯雅热可能的严重后遗症。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陈志海表示,患者出院以后若仍有关节痛症状,需要特别小心,尤其是三个月之内,要避免进行像长跑、负重或者爬山这种可能造成关节损伤的运动。
陈志海表示,一般主张在基孔肯雅热的急性期,也就是两周到三周范围内,要注意休息。急性期发烧时,要求病人严格卧床,避免负重,促进关节的恢复。如果患者出院以后仍然有关节痛的话,需要特别小心,尤其是三个月之内,要避免进行像长跑、负重或者爬山这种可能造成关节损伤的运动。他表示,通过针对性地治疗,嘱咐病人在出院之后注意保护关节等,应该不会导致或极少导致关节致残的情况。
专家介绍,据国外统计数据,曾有少数基孔肯雅热患者会在痊愈后仍然有关节持续疼痛,甚至影响工作生活的情况。但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护人员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加深,极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公报记者刘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