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再推开源模型 被讽“无效更新”******
图: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左)和妻子普莉希拉.陈。\路透社
当地时间8月5日,OpenAI宣布推出两款全新开源模型。这是自2019年发布GPT-2以来,OpenAI再次释出开源模型。外界认为,近年来中国AI公司如DeepSeek、阿里巴巴等在开放AI领域发展迅猛,Meta近期又以重金挖走多位OpenAI研究人员,再加上新一代模型GPT-5迟迟未能面世,面对各方种种压力,OpenAI不得不被迫转型。公司CEO阿尔特曼早前坦言,在是否开源的问题上,OpenAI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
【大公报讯】OpenAI于8月5日推出两款开源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可在开源技术平台Hugging Face上免费下载。这也是OpenAI自2019年发布GPT-2以来,时隔6年再次释出开源模型。
不过,由于新模型在性能上未有质的飞跃,此次释出的两个开源模型也被网友戏称是“挤牙膏式无效更新”。
“AI幻觉”多 未公开训练数据
根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披露的技术数据,在多项测试中,GPT-oss-120b和GPT-oss-20b的表现均逊于OpenAI的o3和o4-mini模型。
此外,这两款新模型回答问题时出现“AI幻觉”的比例分别高达49%和53%,是o1模型(16%)的三倍多,也高于o4-mini模型(36%)。
虽然OpenAI并未透露用于训练新模型的数据,因此还未能达到完全“开源”的标准,但其自2022年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引发AI热潮以来,便对自家技术严格保密,此次发布开源模型可以说是一次巨大转变。
当被问及“为什么突然又开源”时,OpenAI称是为了“加速前沿研究,促进创新,并推动在广泛应用场景下实现更安全、更透明的AI开发”。
但外界认为,种种压力之下,OpenAI不得不作出改变。
中国开源模型的爆发式发展很难不触动OpenAI以及硅谷的神经。今年年初,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释出震撼硅谷的开源模型R1,此后大批中国模型走上开源之路。
以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AI模型Qwen为例,Qwen2.5去年在Hugging Face上的下载量甚至超过美科企巨头Meta旗下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开源模型。
在美国国内,自6月以来,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对OpenAI展开大规模挖角,迄今已聘用其中至少10人,加入自家AI研发团队“超级智能实验室”。
中国开源AI领跑 美业界难追
除外部压力,OpenAI自身也面临困境,其最新模型GPT-5已“难产”数月。为缓解外界焦虑,OpenAI只得一次次释出新产品。
分析指出,全球科企在AI方面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美国公司在开源模型方面已落后于中国同业。
全球知名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现,在排名前15的AI模型中,仅有5个为开源,且全部来自中国的AI公司。
随着开源AI浪潮席卷全球,业界预估,到2030年,先进AI模型的平均开发成本预计下降40%,令更多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
8月4日,美国业界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美国真正开源模型”(ATOM)的新计划,拟集中资源开发强大的AI开源模型。但有评论指出,这项计划虽然雄心勃勃,但仍存在人才缺失、协调不足和成本高昂等问题。
(综合报道)
保障供应/广东暴雨 优先保障供港蔬菜******
图:8月5日上午10时许,惠州市惠阳区一养老院因暴雨积水,当地消防人员紧急救援。\受访者供图
粤港澳地区连日持续普降大暴雨,广东成全国暴雨中心之一,全省已有16个地市和104个县区启动应急响应,多地红色暴雨预警生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将5日下午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暴雨亦给广东各地的供港菜基地带来影响,如供港菜主要来源城市东莞、肇庆等,都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水浸内涝。不过,有供港菜基地负责人表示,广东地区的供港蔬菜基地基本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模式,每年到了台风季,都会做好加固瓜棚,加深排水沟等工作,因此即使遭遇强降雨,影响也不大,“暴雨这几天我们还是保障了每天足量供应港澳。”\大公报记者 李紫妍广州报道
记者从东莞一家供港菜基地了解到,针对每年的台风梅雨季,广东各地的供港菜基地都已经积累丰富应对经验,例如他们提前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采取了加固瓜棚、深挖排水沟、强化肥料等措施,每日产量优先供给港澳,保障供港菜的质量、价格稳定。
万达丰供港蔬菜基地位于东莞石碣镇,规模达400亩,每天向香港提供应季蔬菜约4-5吨,当前提供的蔬菜品类以茄子、毛节瓜、青瓜等为主,还有香葱、苋菜等部分叶菜。基地负责人王智明告诉记者,虽然东莞降雨量较大,但基地暂未受到影响,“我们提前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加固了瓜棚的支撑架,清理并且加深了排水沟,方便排水。”此外,还会对种植肥料进行加强,以对冲暴雨的影响,提前做好防病虫害工作,在后续的加工分拣环节,也会提前做好预防应对。
部分蔬菜品质或会打折扣
“暴雨这几天,我们还是保障了每天足量供应港澳。”记者从基地现场的视频和图片看到,农田的积水大约淹至地面作物根部,导致部分香葱等倒伏在地,但大范围的作物仍然茁壮。王智明表示,其实广东地区的供港蔬菜基地基本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模式,无论是本轮强降水,还是此前的台风袭击,每年到了传统梅雨台风季,都能够根据气象预警从容应对,保障港澳蔬果供应,一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他表示供港澳蔬菜只占基地的总产量一部分,哪怕总体产量有所减少,也还是有足够的储备可以补充,“而且我们会优先供应港澳地区。”
另一方面,受气候特征影响,当前季节供应香港的蔬果主要来自西南、西北等天气更加稳定的地区,王智明说,每到梅雨台风季,约有80%的供港蔬菜都来自上述地区,而广东因台风、梅雨等天气频发,作物生长条件不够稳定,夏秋季节供港澳市场比例本身较小,因此总体对香港蔬菜的供应和价格都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只是在暴雨冲击下,部分蔬菜的品质可能会打折扣。
据广东气象部门研判,5日至6日,强降水仍将持续,6日河源、梅州、清远、韶关、茂名、云浮和湛江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上述地区雷雨时局地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7-8日,本轮强降水过程结束。
中央财政下达10亿元复产
据了解,财政部近日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下达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支持北京、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地做好洪涝灾后救灾工作,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农田积水抢排、农牧渔业生产设施及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干旱救灾工作,重点对增肥保苗、灌水补墒、调水运水、增打机井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