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感触/南京市民:国家强大 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
图:《南京照相馆》取材于罗瑾、吴旋保存日军罪证影像的真实经历。
尽管天气炎热,南京毗卢寺的游客仍不在少数。其中一些游客是在得知罗瑾、吴旋曾在毗卢寺秘藏日军罪证相册后,专程前来寻访历史遗址和打卡。
“00后”大学生李念欣前几日刚和女友一起观看《南京照相馆》,5日也冒着酷暑来到毗卢寺。李念欣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历史,但是不能盲目仇视日本和排外。他认为,爱国要以理性为主导,要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的会对国家对民族有利,是不是真的铭记历史,对未来有帮助。”
早在《南京照相馆》上映之前,南京市民俞老伯就听说过罗瑾和吴旋在毗卢寺秘藏日军罪证照片的故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把这些照片保存下来,最终成为给日本战犯定罪的重要证据,真的是立了一件大功。”俞老伯说道,“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历史上最大的伤疤,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要永远牢记这段历史,尽自己的力量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发掘真相/惊动日媒的《罗森报告》写了什么?******
右图:现存于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的《罗森报告》,编号为2722/1113/38的原件,当中罗森指出马吉影像和解说词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时代文献,并建议“把带有解说词译文的这部电影能放映给元首和总理一看”。左图: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
“1990年12月,德国外交部公布了《罗森报告》。日本人最先开始研究,说《罗森报告》中还特别说明附有影片,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拍的,但因为有影片解说词而实际上找不到电影胶片,所以日本人称之为‘鬼片’。我们注意到这个事情,就开始找马吉影像。”邵子平回忆。
1990年12月,德国公布了存放于德国柏林波茨坦档案馆前外交官罗森于1938年2月提交给德国外交部的一份报告,这份文件编号“2722/1113/38”的《罗森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于1938年2月10日发自南京,标明“内容有关日军在南京残暴行为的文献记录片”。在这份报告里,罗森直接谈到了马吉的影片,报告里还包含马吉影像的胶片拷贝和一份马吉牧师写的详细英文影片镜头目录。
罗森是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日军进城前夕他去南京江面英国军舰上避难。中间在日本军舰的护送下去了上海,1938年1月9日回到南京。
“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在此期间,美国主教派教会布道团成员、使馆顾问约翰.马吉拍摄了影片。这部电影是日本人所犯残暴罪行有说服力的见证。约翰.马吉已在南京呆了25年。”罗森在报告中开门见山。
马吉亲自向德外交官提供影像拷贝
“马吉先生亲自向大使馆提供了一部拷贝。随拷贝附上各个剪接图像的英文解说词。解说词和影片本身都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时代文献。请允许我提出这样的请求,把带有解说词译文的这部电影能放映给元首和总理一看。”
为了证实马吉牧师所拍摄影片的真实性,严谨的罗森专门在南京实地考察。 罗森在这份报告的最后说明:“获得这部影片的费用将由驻汉口大使馆支付并出具证明,有关这份报告的证明也由汉口大使馆发出。由于同汉口的邮政联络很差,所以我把这份报告直接发往外交部。驻汉口和东京大使馆以及驻上海总领馆将通过可靠途径得到这份报告的複件。”这份报告表明罗森确实曾获得了一份马吉影像的拷贝,并且通过安全途径送往德国外交部。
据德国档案馆提供,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从南京向德国外交部递交了报告与附件马吉电影拷贝及影片解说词。
汉口德国大使馆收到这份文字报告的时间是2月21日。德国外交部则是在3月21日收到,比汉口整整晚了一个月,这是因为从中国到柏林的长途需要更长时间。
据了解。柏林收到的这份特别提到马吉影像的罗森报告在当时德国似乎并没有引发反响。这份最新解密的《罗森报告》在1990年12月17日被日本京都新闻发现,在日本报纸以大字标题刊出后。日本“每日放送”记者加登英成为此专程去美国展开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