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为媒 师徒并肩赛场******
“这步跨得不错,手腕再放松点!”赵延昌提醒道。每周工作日中午12时,49岁的师傅赵延昌都会与徒弟陈琳对练一会羽毛球,这样的指导和练习从两年前持续至今。从初次握拍时连球都接不住,到如今能在单位比赛中配合队友拿下奖项,陈琳的羽毛球之路,始终有师父赵延昌的身影。
从“接不住球”到并肩赛场
“刚开始师父给我扔球,我站在原地能把球打飞,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球落地。”陈琳笑着回忆初学的窘况。2023年6月,她刚到新岗位负责物料管理,每天和单据、物料打交道,生活十分单调。一次偶然,她看到师父赵延昌和同事们在体育馆打球,白色羽球在空中翻飞,大家腾挪跳跃很有活力,她也想尝试。
“小陈说想试试,我就带带她。”赵延昌笑着说。作为单位里出了名的“运动达人”,他不仅羽毛球技术过硬,足球、游泳也样样精通。面对连握拍姿势都需要纠正的徒弟,赵延昌从最基础的垫球、挥拍教起,每天特意放慢节奏喂球。“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纠正几十遍,师父很有耐心。”陈琳说,半年后第一次连续接住十个球时,她激动极了。
2024年4月,入列仅11个月的陈琳跟着师父参加单位比赛。站在赛场的她手心冒汗:“看到别人扣杀那么猛,我都想躲。”是赵延昌拍着她的肩说:“别怕,就当平时练球,师父在呢。”最终队伍拿到奖项,捧着证书的陈琳一个劲说“全靠队友”,赵延昌却补充:“小陈的网前小球进步特别大,关键分顶得住。”
球场上的传承与默契
陈琳记得,2023年刚打球时一桶球70多元,现在涨到110元到130元,加上每月拉线费,对工薪族是笔不小的开支。“师父总说‘别省球钱,多练才正经’,有时会悄悄给我塞几桶球。”陈琳说。
赵延昌的细心不止于练球。去年夏天,同事们想中午加练,他发现场地地胶磨损,担心大家受伤,便利用午休自己动手换新。陈琳说,现在每天中午,单位的排球场上总少不了人,那是去年他们拿了内部比赛冠军后带来的风气。“场地是师父换的,规则是师父教的,连站位都是师父排的。”
这种亦师亦友的默契,在球场上化作无需多言的配合。打混双时,赵延昌在后场强攻,陈琳在网前封网,一个眼神,便知对方要传球还是扣杀。“师父杀球特别猛,但总会留着劲儿,怕我接不住。”陈琳说,师父不仅是球场上的老师,更像家里的长辈。
运动中的热爱与成长
因为热爱打羽毛球,赵延昌还带动了自己的儿子。赵延昌从2012年开始打球,如今已是主力。“年轻时跟同学踢足球,后来改打羽毛球,没想到一坚持十几年。”他记得刚开始对着教学光碟练步伐,现在不仅自己打,儿子4岁时,他便每天带着儿子打,“孩子中考体育满分,跟从小打球练体能分不开。”如今,他的儿子已上了大学,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
都快五十了,怎么还这么拼?他笑着指着场上:“你看这些年轻人多有活力,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才三十岁。”球场上,赵延昌的声音再次传来,“小陈,再来一组扣杀练习!”白色羽球再次腾空,传递着一份对运动的执着与热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男排颁奖典礼,张蓉芳陈忠和成嘉宾!郎导容光焕发,出席商业活动******
近日,在世界男排联赛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了好久不见的中国女排名帅陈忠和,还有老队长张蓉芳,两人作为颁奖嘉宾给冠军波兰颁奖!
看这两人的身影,真的让人感叹!两人都是中国女排的功勋教练和队员!想当年陈忠和多么英俊潇洒,有儒帅之称,但是现在也老人!张蓉芳当年在场上英姿飒爽,现在也年纪大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看到中国女排名帅郎平的身影!
张蓉芳那一届的女排队员发展都不错,84年奥运会冠军队长是张蓉芳,孙晋芳参加完82年世锦赛之后就退役了,她们那一批队员几乎都是厅局级官员,连替补朱玲最后也是四川省体育局局长,就是郎平后来去了国外,没有从政,反而是做了教练!
不过,正是因为她出国执教了不同的队伍,才有了现在的国际视野,成为了国际名帅!
有网友说,郎导6月份在国内参加了很多活动,最近的一次活动在七月底,郎导在合影中状态很好,神采奕奕的,看来退休后真的挺开心的,精神也放松了许多!现在她远离了排球,状态也是越来越好了!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内护旗手女排代表也是张容芳,而不是郎导但那时郎导也在杭州和小惠赵蕊蕊一起参加了支付宝的活动。
笔者认为,郎导没有来颁奖和她的身份有关!估计是郎导没有体制内的编制,商业活动请她就请她了,也不受影响。她是自由的,所以颁奖典礼让张蓉芳等人来,没有让郎导来。
总之,看到陈忠和,张蓉芳和郎导的动态,真的让人感叹,三人都为女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是国内女排权威人物,他们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女排帮助!
但是很多网友表示:男排颁奖应该请张然和魏纪中来颁奖,毕竟世界排坛不缺得过冠军的光辉人物,缺的是会写大字报的鼻祖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