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协官宣!12人名单公布,王奥芊在列,接应一人,杨舒茗缺席******
U21女排世锦赛从8月7日起,在印尼的泗水举办,比赛在8月17日结束,中国女排此次由来自上海的谢激扬指导带队参赛,球队其实已经集训了很长时间,不过从一队还是补充了一些球员,比如在国家联赛结束以后,王奥芊就前往河北火速支援我们的国青女排,而有传杨舒茗也同样去了U21,从中国女排最新的合照当中我们也发现,杨舒茗的确不在其中。8月5日的下午,中国排协官宣了此次参加U21女排世锦赛的12人名单,不得不说,这还是让人有一些意外。
具体名单如下:主攻李晨萱、赵喆熙、季雨潇和滕曼绮,副攻李涵宇、单琳倩和王奥芊,接应单兰沣,二传吴佳慧和朱航霆,自由人顾泽文和孙婉鋆,我们发现紧急前往球队的王奥芊的确在大名单当中,之前集训的副攻只保留了一个,反倒是留下了空降过来的两个副攻,不知道她们和二传之间的配合是否真的更有优势。接应位置只有一个人,我们并没有看到杨舒茗,我们推测随着董禹含的受伤,一队也面临人手不够的情况,所以杨舒茗不得不回到一队,后续看杨舒茗是否会出现在一队的训练当中。
好在季雨潇还能够打接应,就像是唐欣一样,虽然报的主攻,也能客串接应,不过这也说明了我们在接应位置上的确没有好的苗子。当时集训名单中有四个接应,分别是单兰沣、李荣钰、范泊宁和杨舒茗,现在只有一个可以比赛,这还是非常遗憾,可能也是和赵勇的一队破格提拔这些年轻球员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在选择集训名单的时候其实就应该要考虑到一队和国青队在用人上可能会存在冲突,现在这样的大名单目前来说想要出成绩还是有难度的,队长由李晨萱担任。
此次比赛中国女排所在的B组有美国、墨西哥、多米尼加、韩国、克罗地亚这五支球队,每个小组的前四名晋级16强,我们小组内最大的对手是美国女排和多米尼加女排,墨西哥女排青年队其实也不弱,16进8淘汰赛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D组的日本女排或者是巴西女排,目前来看我们现在的阵容小组出线问题不大,淘汰赛能够走多远还是未知数,希望不要像U19女排那样成绩太差,保八强争四强应该是基本要求,最好能够登上领奖台,毕竟我们是卫冕冠军,希望中国U21女排好运。
羽球为媒 师徒并肩赛场******
“这步跨得不错,手腕再放松点!”赵延昌提醒道。每周工作日中午12时,49岁的师傅赵延昌都会与徒弟陈琳对练一会羽毛球,这样的指导和练习从两年前持续至今。从初次握拍时连球都接不住,到如今能在单位比赛中配合队友拿下奖项,陈琳的羽毛球之路,始终有师父赵延昌的身影。
从“接不住球”到并肩赛场
“刚开始师父给我扔球,我站在原地能把球打飞,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球落地。”陈琳笑着回忆初学的窘况。2023年6月,她刚到新岗位负责物料管理,每天和单据、物料打交道,生活十分单调。一次偶然,她看到师父赵延昌和同事们在体育馆打球,白色羽球在空中翻飞,大家腾挪跳跃很有活力,她也想尝试。
“小陈说想试试,我就带带她。”赵延昌笑着说。作为单位里出了名的“运动达人”,他不仅羽毛球技术过硬,足球、游泳也样样精通。面对连握拍姿势都需要纠正的徒弟,赵延昌从最基础的垫球、挥拍教起,每天特意放慢节奏喂球。“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纠正几十遍,师父很有耐心。”陈琳说,半年后第一次连续接住十个球时,她激动极了。
2024年4月,入列仅11个月的陈琳跟着师父参加单位比赛。站在赛场的她手心冒汗:“看到别人扣杀那么猛,我都想躲。”是赵延昌拍着她的肩说:“别怕,就当平时练球,师父在呢。”最终队伍拿到奖项,捧着证书的陈琳一个劲说“全靠队友”,赵延昌却补充:“小陈的网前小球进步特别大,关键分顶得住。”
球场上的传承与默契
陈琳记得,2023年刚打球时一桶球70多元,现在涨到110元到130元,加上每月拉线费,对工薪族是笔不小的开支。“师父总说‘别省球钱,多练才正经’,有时会悄悄给我塞几桶球。”陈琳说。
赵延昌的细心不止于练球。去年夏天,同事们想中午加练,他发现场地地胶磨损,担心大家受伤,便利用午休自己动手换新。陈琳说,现在每天中午,单位的排球场上总少不了人,那是去年他们拿了内部比赛冠军后带来的风气。“场地是师父换的,规则是师父教的,连站位都是师父排的。”
这种亦师亦友的默契,在球场上化作无需多言的配合。打混双时,赵延昌在后场强攻,陈琳在网前封网,一个眼神,便知对方要传球还是扣杀。“师父杀球特别猛,但总会留着劲儿,怕我接不住。”陈琳说,师父不仅是球场上的老师,更像家里的长辈。
运动中的热爱与成长
因为热爱打羽毛球,赵延昌还带动了自己的儿子。赵延昌从2012年开始打球,如今已是主力。“年轻时跟同学踢足球,后来改打羽毛球,没想到一坚持十几年。”他记得刚开始对着教学光碟练步伐,现在不仅自己打,儿子4岁时,他便每天带着儿子打,“孩子中考体育满分,跟从小打球练体能分不开。”如今,他的儿子已上了大学,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
都快五十了,怎么还这么拼?他笑着指着场上:“你看这些年轻人多有活力,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才三十岁。”球场上,赵延昌的声音再次传来,“小陈,再来一组扣杀练习!”白色羽球再次腾空,传递着一份对运动的执着与热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