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座现代港口 拉动全域发展******
图:在秘鲁钱凯港,轨道吊操作员进行作业监控。/新华社
钱凯港为渔业等秘鲁主要出口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少本地鱼粉厂、水果种植户搭上“出海快车”,订单量大幅增长。
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说:“以前像牛油果、蓝莓这类生鲜果品出口到中国常需约33天航程,易腐损、成本高。如今通过钱凯港直航,海运仅需23天,大大提升保鲜率与竞争力。”
搭上这趟快车的还有许多秘鲁进口商。秘鲁Indurama家电公司外贸主管迈拉.乌伊卡专程来到钱凯港与港口商务部门洽谈合作。该公司致力于进口家电销售,业务遍布拉美。钱凯港开港后,公司通过钱凯港运送货物,物流周期从50天压缩至30多天,其主打产品在秘鲁市场的占有率大幅提升。
乌伊卡告诉记者,公司希望继续把握钱凯港带来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计划主推从中国进口的洗衣机。我们在这一品类还不是领导者,但正向这方面努力,希望在新领域同样建立起品牌影响力。”
何波坦言,“这些变化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现代港口所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流动,更将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机会的跃升。”\新华社
我国最大超深油气区日产破万吨****** 今天(7月2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我国最大超深油气区——富满油气区日产油气突破一万吨,标志着我国8000米级超深油气开采步入规模上产新阶段。
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富满油气区的满深72-H2井日前喷出高产油气,至此,今年富满油气区已钻成30口超深高产井,推动油气产量持续攀升。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哈得采油气管理区二级工程师牛阁表示,这批高产油井投产,为日产万吨油气打下坚实基础。投产最深的井已经突破9000米,大部分在8000米以上,进一步证实塔克拉玛干沙漠超深层具备雄厚的资源潜力。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不断创新超深油气地质理论,在沙漠深层发现了70条富含油气大断裂,顺藤摸瓜打出300多口超深油井。这些油井采出的石油以轻质油为主,大多伴生天然气,塔里木油田通过新建油气处理设施,实现沙漠腹地的油气颗粒归仓。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哈得采油气管理区生产运行部主任王子宇介绍,近两年,他们沿着地下断裂带铺设油气管线,在东西200公里范围内新建了大批油气处理实施,具备每年500万吨的油气处理能力,每天不但能采出近万吨的原油,还能回收近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超深地层开发了150口累计产量突破万吨的油井,其中累计产量突破10万吨的油井就有35口,这批油井的持续稳定生产,成为超深油区上产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