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羽坛小将深圳切磋 林丹“加盟”赛事升温******
图:羽坛双圈全满贯得主、奥运冠军林丹与两岸小选手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公报记者郭若溪摄
【大公报讯】记者郭若溪深圳报道:一颗羽球扬起两岸情。2025“林丹杯”海峡两岸青少年羽毛球精英赛日前在深圳宝安体育馆火热开赛。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首次共同参与的羽毛球盛会,赛事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的486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台湾地区有71名小将跨海而来,平均年龄11.5岁的选手们在5个年龄组别、7个项目中展开近800场激烈角逐,用球拍书写青春与友谊的篇章。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两岸青少年不仅展示了卓越的球技,更彰显了出色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其间,羽坛双圈全满贯得主、奥运冠军林丹的“加盟”,让赛事热度再升。作为特邀嘉宾,他不仅为获奖选手颁奖,更在赛后与两岸小将展开表演赛。来自台湾的选手吴敏瑄一路过关斩将,夺得U12女单冠军。她在赛后还与林丹搭档双打,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能和林丹配合太开心了!很难忘。林丹很温柔,应变能力很强,第一轮车轮战时用了很多假动作,感觉他每一场球都拚尽全力。”
总体而言,中华交流协会的台湾选手表现亮眼,将U12男单、女单,U14女单,U16男双冠军收入囊中,更包揽U14男单、男双前三名,用实力赢得全场认可。
“这是我第一次到大陆打比赛,深圳的球馆场地大、设备齐全,太专业了!”来自台湾花莲的U16男双冠军张家浩难掩兴奋。他说,大陆选手的拚搏精神让自己印象深刻,“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希望以后能多多交流、相互切磋。”
这次赛事以“羽动两岸,共筑未来”为主题,旨在为两岸及各地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切磋技艺、共同进步的优质平台。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与技术水平,赛事设置了5个年龄组别7个项目,覆盖8至16岁选手,充分展现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竞技水平。
言行不一/加沙饥民如蝼蚁 斥美国“佛口蛇心”******
图: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巴勒斯坦人爬上一辆货车寻找救援物资。\路透社
以色列军队严格限制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当地民众长期食不果腹,还要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去物资派发点领取可怜的一丁点食物。美国商业卫星公司“星球实验室”7月28日发布了一张加沙南部“莫格拉走廊”以北约300米的卫星图。图像显示,此处瓦砾成堆,密密麻麻的巴勒斯坦人如蝼蚁般聚集在一支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周围。
同一时段拍摄的地面视频显示,大群加沙民众将货车围住,数十名男子互相推挤着从车上往下搬运货物,还有不少人往车上爬。这一场景正是加沙难民在领取救援物资。
加沙的饑荒危机不断加剧之际,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8月1日到访加沙一处物资分发点“视察”,加沙民众怒斥其“就是在作秀”。50岁的加沙居民萨拉赫说,只有在威特科夫到访的那处分发点,“(以色列军人)没有喷胡椒喷雾,没有开枪打死人”。同一天,加沙仍有至少53名巴勒斯坦人在试图领取救援食物时被以军开枪打死。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加沙确实存在饑荒,美方会在加沙新设食物分发点。加沙民众对此表示,美国嘴上说要改善加沙人道状况,行动上却继续支持以色列,是导致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同谋”。专家指出,美国继续将物资分发权交给以色列,“这不是为了拯救生命,而是为了管控被围困的加沙人口”。
分析人士表示,以色列允许送入加沙的粮食援助只是杯水车薪,帮派分子经常直接袭击仓库,抢走物资,之后交给商人高价转卖,根本无法送到最弱势的饥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