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中外人士冒险 留存日军屠城证据******
图:在南京毗卢寺内“侵华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秘藏遗址”,有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悼念。
南京大屠杀期间,还有一些中外人士冒死保存日军罪证,成为战后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
1937年12月,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秘密地将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拍摄下来,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影像。
时任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和金陵女子大学舍监程瑞芳则同时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其中,程瑞芳是第一个以日记形式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当时年逾六旬的她将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淫罪行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逐日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侵华日军官兵拍摄的相册被发现,其中很多相册都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种种暴行。例如,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贴有他1937年7月13日参加侵华战争到1938年1月7日到达南京,并在南京生活80天所见所闻的照片,其中一页有四张照片,皆是日军屠杀后,在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纍纍尸体的照片。
言行不一/加沙饥民如蝼蚁 斥美国“佛口蛇心”******
图: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巴勒斯坦人爬上一辆货车寻找救援物资。\路透社
以色列军队严格限制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当地民众长期食不果腹,还要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去物资派发点领取可怜的一丁点食物。美国商业卫星公司“星球实验室”7月28日发布了一张加沙南部“莫格拉走廊”以北约300米的卫星图。图像显示,此处瓦砾成堆,密密麻麻的巴勒斯坦人如蝼蚁般聚集在一支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周围。
同一时段拍摄的地面视频显示,大群加沙民众将货车围住,数十名男子互相推挤着从车上往下搬运货物,还有不少人往车上爬。这一场景正是加沙难民在领取救援物资。
加沙的饑荒危机不断加剧之际,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8月1日到访加沙一处物资分发点“视察”,加沙民众怒斥其“就是在作秀”。50岁的加沙居民萨拉赫说,只有在威特科夫到访的那处分发点,“(以色列军人)没有喷胡椒喷雾,没有开枪打死人”。同一天,加沙仍有至少53名巴勒斯坦人在试图领取救援食物时被以军开枪打死。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加沙确实存在饑荒,美方会在加沙新设食物分发点。加沙民众对此表示,美国嘴上说要改善加沙人道状况,行动上却继续支持以色列,是导致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同谋”。专家指出,美国继续将物资分发权交给以色列,“这不是为了拯救生命,而是为了管控被围困的加沙人口”。
分析人士表示,以色列允许送入加沙的粮食援助只是杯水车薪,帮派分子经常直接袭击仓库,抢走物资,之后交给商人高价转卖,根本无法送到最弱势的饥民手上。